《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

发布时间:2016-08-23 | 关注: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之一
  绿色发展:中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编者按: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内在要求。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按照《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通知》(工信厅规〔2015〕24号)的有关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编制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25号,以下简称《规划》),并于日前正式印发。《规划》作为“十三五”时期指导工业绿色发展的专项规划,将举起工业绿色发展的大旗,推动加快形成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的工作格局。为帮助社会各界准确把握《规划》的丰富内涵,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关注工业绿色发展的氛围,我们组织有关专家撰写了关于《规划》的系列解读文章,供大家学习参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货物贸易国。然而,长期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增长模式主导中国工业发展,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结构失衡等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工业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面临工业4.0时代新一轮竞争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十三五”时期工业绿色发展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原则和推进方略。
  一、绿色发展是加快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工业生产是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工业化是现代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认识到,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但历史和辩证地看,工业生产的创造性与污染排放破坏性之间的矛盾,正是工业活动持续改善人类生存境况的内在动力机制。
  进入21世纪,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日益凸显,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文明陷入困境。金融危机爆发后,以资源消耗和需求拉动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后危机时代,发达城市开始重新审视工业部门在财富形成和积累中的重要作用,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旨在以创新激发制造业活力,重振实体经济。同时,在经济艰难复苏和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发达城市实施“绿色新政”,意图通过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发掘新的绿色增长点,将工业带入绿色化发展的新路径,为重塑产业链、推动消费者行为变革提供持续动力,进而在实体经济领域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快速工业化,中国已毫无争议地成为工业大国。然而,尽管整体技术水平和分工地位不断提高,“大而不强”却是中国工业面对的基本事实。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工业发展进入了加速“重化工业化”的阶段。由于中国重化工业的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导致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严重的影响迅速放大,加之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刺激政策为部分行业的落后产能提供了生存空间,在程度上延缓了产业转型的步伐,加大了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难度。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连续两个五年计划实行强制性节能减排,虽然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城市相比,中国工业能源消耗、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总体水平仍然偏高。现阶段中国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国内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难以长期支撑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要突破中国工业由大转强的资源环境约束,依靠全新的模式和机制,而绿色发展正是对工业技术创新、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生产方式、组织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全面、深刻的变革,必将有效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绿色发展既顺应了新工业革命下实体经济领域创新提速的潮流,也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方向,对于工业发展方式由“高增长高污染高消耗”向“高水平高质量”转变,形成发展新动能,应对低碳竞争,保障城市能源和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二、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化智能化齐头并进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等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具有高度的战略关联性和目标协整性。这些方针和任务立足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要求,又与主要发达城市应对工业4.0的举措形成战略呼应。
  从要素利用方式、生产流程变革、能源管理潜力及其效果来看,以创新为支点,绿色化与智能化互为条件、相互融合,将共同支撑中国工业整体素质的改善和全体系再造。为此,《规划》将《中国制造2025》确立的方针任务细化落地,进一步提出“实施绿色制造+互联网,提升工业绿色智能水平”。推动互联网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是大数据时代两化融合的提升和深化。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分享经济等智能技术和模式,不仅为绿色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提供新的研发理念、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而且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资源回收利用方式的绿色化创新同样需要丰富的数字资产和信息平台做支撑。
  作为制造大国,中国工业体系中积淀了大规模的海量数据。目前,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产业、各种类型的企业以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仍具有碎片化特征,尚未形成可延展、可共享、开放式的数据资产体系。“十三五”时期,依托《中国制造2025》和《规划》,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形成合力,识别、深度挖掘、系统集成、综合运用中国工业数据资产,使之服务于企业的能源管理、生产方式绿色精益化改造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评估,绿色化智能化齐步走,不断拓展工业升级提质的空间。
  三、下好“先手棋”,打造工业绿色发展的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
  受制于传统节能减排的技术路径和评价体系,不难观察到一个现象:市场上不少节能环保产品从全产业链来看或者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未必节能环保,但生产企业却获得了政府各种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即使在发达城市,这种现象和问题也曾长期普遍存在。由于中国制造的大量产能仍被锁定在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值的环节上,在这种情况下,个别产业、产品的绿色化或产业链部分环节的绿色化,很难改变工业整体所表现出的高污染“褐色”特征。
  就技术和组织要求而言,工业绿色发展不是单个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渗透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辐射从资源提取到生产、消费,再到废弃物处置循环利用的产业价值链上每一个环节,使得产业链所有环节都体现环境友好性特征,并实现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绿色化。而从消费者信息获取、绿色消费引导以及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绿色技术、工艺和产品认证则需要对全生命周期做出科学、系统的追踪和评价。
  因此,工业绿色发展全产业链发力,支撑绿色发展的服务平台和政策体系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从绿色创新的前端到后端、从绿色创新到绿色产业、从标准体系到评价机制、从政策法规到投融资工具、从加强合作到引导公众舆论,覆盖工业绿色发展体系的方方面面。针对这些软硬件条件建设,《规划》做出了较为充分的谋划,旨在下好“先手棋”,打赢“攻坚战”。《规划》提出“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同时注重平台建设、合作和政策工具创新。其中,《规划》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加快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实际上,无论是绿色工业技术研发应用,还是绿色新兴产业发展,都需要大规模绿色投资,这无疑对创新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发达城市先行一步。目前,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城市已成为绿色金融的主要市场,其在信贷产品设计、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作法值得借鉴。《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吸收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工信、银监、保监等部门形成联动,引导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参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同时,探索利用风险资金、私募基金等新型融资手段,逐步建立适合绿色发展的风险投资市场,借力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为工业绿色发展“插上翅膀”。助推工业企业加快绿色转型的同时,带动国内绿色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丰富的人口大国而言,迄今为止,工业化道路尚未走完。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基本实现”两大战略目标下,中国未来的工业化不可能重复发达城市的老路。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中国经济的产业主体以及竞争力强、对外开放程度的领域,工业部门完成绿色转型不仅更具有可操作性,对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将产生示范效应,而且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中国工业实现绿色发展对于稳定能源资源供求关系、应对气候变化都将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以制定实施《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契机,“十三五”时期着力构建开放式、多层级的工业绿色发展投入机制和响应体系,营造“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加快迈向制造强国。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之二
  大力推进能效提升,加快实现节约发展
  “大力推进能效提升,加快实现节约发展”是《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大重点任务。工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工业能效提升是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关键所在,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主要方向,是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工业能效大幅提升,工业节能目标超额完成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6%,年均增速比“十一五”时期回落5.5个百分点,以年均2.6%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9.57%的工业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一五”时期的0.54(8.1%/14.9%)降低到0.27,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超额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实现节能量6.9亿吨标准煤,对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的贡献度在80%以上。重点行业和主要用能单位产品单耗持续降低,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累计下降24.5%、18.4%、12.2%、22.5%、34.1%、31.8%、35.9%、31.4%、27.3%,粗钢、粗铜、烧碱、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五年累计分别下降6.9%、29%、19.4%和13.1%,主要耗能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均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重点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累计淘汰落后炼钢产能9480万吨,水泥(含熟料及磨机)6.45亿吨,平板玻璃16557万重量箱,有力地工业结构调整优化。
  二、重点行业生产工艺装备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成效突出
  钢铁行业生产工艺装备大型化水平大幅提高,常规节能措施如干熄焦、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烧结余热发电等技术已基本普及。据中钢协统计,重点钢铁企业5米以上焦炉产能占炼焦总产能的比重由2010年的26%提高到2014年的48%,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占炼铁总产能的比重由2010年的63%提高到2014年的65%,100吨及以上转炉占转炉炼钢总产能的比重由2010年的60%提高到2014年的67.5%。
  有色金属行业中闪速熔炼、顶吹、氧气底吹及侧吹熔炼等先进技术的铜冶炼产能占90%,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98%,采用富氧熔炼的铅冶炼产能占80%,湿法浸出工艺的锌冶炼产能占87%,竖罐炼镁工艺、氧气底吹连续炼铜技术、600KA大容量铝电解槽技术已实现产业化。
  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由2010年的81%上升到2014年的98%,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普及率由2010年的55%提高到2014年的接近90%,成套装备从设计到制造都达到先进水平。玻璃行业中浮法工艺生产量占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的87%,并具备独立制造成套装备能力,32%的浮法生产线(占日熔化量40%)配置余热发电,浮法玻璃熔窑0#喷枪纯氧助燃技术、熔窑大型化技术已逐步推广。陶瓷行业大型喷雾干燥塔技术、卫生陶瓷低压快排水成型工艺技术、少空气干燥器技术等节能技术的普及率分别由2010年的30%、15%、20%提高到2014年的80%、50%、55%。
  石化和化工行业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50万吨合成氨等已具备成套工程化建设的能力。大型乙烯裂解炉、乙烯冷箱、聚乙烯、聚丙烯成套设备、化肥关键技术与装置、大型空气分离装置实现自主化。煤制烯烃和煤制丙烯等新型煤化工的工艺技术较为成熟,部分煤制油试点项目已经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等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煤气化技术实现产业化。
  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电子工业炉窑技术水平实现了从中低档向中的转变,热效率与先进水平差距缩小。改进型多晶硅还原炉热能转换技术、综合回收四氯化硅和导热油循环冷却等新工艺技术逐步推广应用。超低待机和图像内容检测及光感应动态节能技术批量应用,使液晶电视功耗减少30%左右。CPU制程工艺达到22纳米以下,低功耗CPU广泛应用在个人电脑、移动设备等领域。
  通信行业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进传统交换、传输设备及空调、电源等老旧高耗能设备的升级改造和退网,云基站集中化、协作化工作以及新能源基站建设,成立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推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大型、大型数据中心PUE设计平均值为1.48。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有力地全社会节能减排。
  三、“十三五”工业能效提升的突破口与重点任务
  (一)突破口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节能侧重单项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效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较为缺乏。侧重于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节能,但新兴产业节能潜力尚待挖掘。侧重于大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但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装备和管理水平落后。侧重于单个行业和企业节能,行业间协同耦合、上下游企业间协调不够,流程工业与社会间生态链接的节能潜力尚待挖掘。
  “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将以系统节能改造为突破口,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性优化转变,实现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在继续推进单体节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设备、企业、园区的多层级系统节能,在抓好重点行业节能的同时,面向工业全行业全面推进工业节能,在继续重视大企业能效提升的同时,着力推动中小企业节能。
  (二)重点任务
  1.结构节能
  推进工业节能,优化工业结构是根本,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关键。“十二五”期间,结构节能对工业节能的贡献率由“十一五”期间的1.6%提高到17.5%,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加大,预计“十三五”时期结构节能的贡献率将达到28.9%。因此,“十三五”时期,工业内部结构优化将是实现工业节能目标的主要途径。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将围绕上述领域推动结构节能。首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一方面提高高耗能行业准入门槛,严控新增产能,积极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加快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绿色产业发展。其次,推进产品结构优化,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低能源消耗、低排放的产品。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一方面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推动工业企业分布式可能源或清洁能源中心建设,另一方面,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2015年,我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工业领域煤炭清洁利用行动计划》,“十三五”时期,我部将继续深入推进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重点用煤领域实施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改造,推进煤炭清洁、分质利用。
  2.技术节能
  技术进步是提升工业能效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工业节能目标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技术节能对工业节能的贡献率为41.5%,随着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在重点行业的推广应用,预计“十三五”时期技术节能的贡献率仍将达到40%左右。因此,‘十三五’时期,要通过全面实施系统性、综合性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持续深挖工业节能潜力。首先,继续推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纺织、造纸等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其次,着力提升工业锅炉、窑炉、电机系统(包括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配电变压器等量大面广的高耗能通用设备能效水平。第三,围绕高耗能行业企业,以重点园区为突破口,推进系统节能改造,鼓励先进节能技术的集成优化运用,加强能源梯级利用。第四,推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推进钢铁、化工行业低品位余热向城市居民供热,产城融合。
  3.管理节能
  管理节能是工业节能具成本效益的工作重点,也是企业节能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十三五”时期,要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坚持标准宣贯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构建工业节能管理的长效机制。首先,围绕重点企业提升能源管理水平,推动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其次,通过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开展能效对标达标工作,带动重点行业整体能效提升。第三,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节能服务公司进企业活动,帮助中小工业企业提升节能管理能力,提高中小企业能源管理意识。第四,以强制性能耗、能效标准贯标及落后用能设备淘汰等为重点,依法实施能耗专项监察和工作督查。第五,持续完善覆盖省、市、县三级工业节能监察体系,健全工业节能监察工作机制,提升节能监察人员业务素质,支撑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之三
  加强工业节水 提高用水效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是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工业节水和用水效率提升,认真落实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动节水型企业建设。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严格用水总量、抓好工业节水、提升用水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提出加强工业节水管理,提升工业用水效率一系列举措,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工业节水工作的方向和任务,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工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工业节水工作成效显著,超额完成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的约束型目标
  (一)实施一系列工业节水推动措施。“十二五”期间,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工业节水,切实抓好工业节水指标的落实。一是制订一批取水定额标准、节水型企业标准,印发了《重点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指南》,健全了工业节水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对标达标。二是开展节水型企业评价,在钢铁、造纸、纺织、饮料等行业评选了12家节水标杆企业和标杆指标。三是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筛选163项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公告两批《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推动高耗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
  (二)工业用水总量基本稳定,工业用水效率显著提升。2015年,我国工业用水量为1377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增长1.8%,较2010年下降4.8%。在“十二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工业用水量基本稳定在1400亿立方米左右,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也基本稳定在22.5%左右(表1),工业用水总量控制格局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下降,工业用水效率逐步提升。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8 立方米,比2010 年降低了36%(按可比价),年均下降8.4%(表2),超额完成“十二五”工业节水下降30%的约束型目标。
  (三)工业废水排放量持续下降,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大幅增加。2014 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立方米,占废水排放总量的28.7%,与2010 年的237.5亿立方米、占比38.5%比较,均有程度的下降(表3)。海水、矿井水、中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技术日趋成熟,截至2015年底,我国海水淡化总产能达到102.65万立方米/天,比2010年增长了80.1%,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9个,大多数应用在工业领域,已成为工业水源的重要补充。一些缺水地区积极推广火电、钢铁、化工、建材等企业使用城市水,推动了工业用水多元化。
  二、“十三五”工业节水重点方向
  深化工业节水工作是推动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缓解水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战略举措。《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务院文件精神,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工业节水三大重点方向:一是强化高耗水行业节水管理和技术改造;二是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水处理回用;三是加快中水、、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高耗水行业节水管理和技术改造是“十三五”工业节水的重中之重。钢铁、化工、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是工业节水工作的主战场,《规划》提出围绕这些重点行业强化节水管理,实施节水技术改造。首先,加强工业用水源头监管,严格落实重点行业新建企业(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三同时”制度,加强缺水地区重点行业用水效率评估审查,从源头提升用水效率。其次,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定期开展节水诊断、进行水平衡测试,编制用水评估报告,建立完善供水计量体系和用水在线监测系统。继续编制并发布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引导企业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节水技术装备。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高耗水产能淘汰方案,加快淘汰落后高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二)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水处理回用。《规划》强调统筹工业节水与污染防治,落实节水即减污的理念,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水处理后回收利用等手段,强化过程循环和末端回用,推动工业节水减污协同治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工艺装备,大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废水水质达到需求标准后进行充分回用,减少生产过程和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加快培育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专业技术服务体系,鼓励专业节水服务公司联合设备供应商、融资方和用水企业,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水处理回用项目。推动印染、造纸、石化、化工、食品发酵、电镀、制革等高耗水、重污染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努力实现废水“零”排放,树立一批行业“零”排放示范典型。在造纸、钢铁等行业,逐步推广特许经营、委托营运等专业化模式,提高企业节水管理能力和废水资源化利用率。鼓励各级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采取统一供水、废水集中治理模式,实施专业化运营,实现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和废水集中处理回用。
  (三)加快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可以在程度上替代常规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补给水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用。我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规划》强调深入挖掘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推进海水、矿井水、雨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各地区可以结合辖区非常规水资源实际情况,推动特色优势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工业用水多元化。沿海缺水地区重点推进海水利用,资源型城市积极推进矿区开展矿井水的开发利用,各地也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推动雨水蓄积用于工业生产。
  三、主要措施
  加强工业节水,提高用水效率,是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在准确把握三大重点方向的基础上,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落实《规划》提出的工业节水目标。
  (一)实施工业企业水效领跑者行动。工业企业水效领跑者是指同类可比范围内用水效率处于水平的企业。综合考虑企业的取水量、节水潜力、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用水统计、计量、标准等情况,从钢铁、火电、纺织印染、造纸、石化、化工等行业中,选择技术水平先进、用水效率的企业实施水效领跑者行动。推动水效领跑者行动在工业用水领域全面展开,通过定期滚动遴选出用水效率处于水平的企业,树立标杆,发挥示范效应,同时建立标准引导,建立水效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实施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行动将推动工业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实现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观念转变,预计可以使重点用水行业用水量降低8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年节约用水10亿立方米以上,并大幅度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二)切实加强重点行业取水定额管理。严格执行取水定额标准,强化高耗水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和工序用水管理,对钢铁、石油炼制、造纸、啤酒、酒精、合成氨、味精、医药等行业,加大已发布取水定额标准实施监察力度,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加快完善取水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出台其他高用水行业的取水定额标准,并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对已发布的取水定额标准进行及时修订。水资源紧缺和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尤其要加大工作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取水定额标准,开展工业节水专项行动,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切实抓好工业节水工作。工业企业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根据行业取水定额要求,制定节水计划和目标,深入挖掘节水潜力。
  (三)加快培育壮大工业节水产业。工业节水产业以提高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为主要目的,涵盖节水工艺设计、技术开发、装备制造、产品推广、咨询服务、工程承包和委托运营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是贯彻落实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工业用水效率,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快推动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优先扶持节水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鼓励企业规模化生产专用节水装备和材料。支持拥有核心技术、规范化服务的节水技术服务公司与第三方环境治理公司整合资源,规模化推进节水治污技术改造,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委托营运等专业化模式。